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没通过,还有必要再考吗?
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没通过,还有必要再考吗?有部分科目通过的考生必须考,因成绩实行2年滚动制,放弃则已过科目成绩作废,之前付出白费,考生必须参考;全科目未通过的考生建议考,若想深耕财务领域,中级证能提升竞争力,若失利是因时间不足、方法不对,调整后再考成功率高,即便基础弱,也可借备考夯实专业能力,为职业发展铺路。

一、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没通过,还有必要再考吗?
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没通过是否需要再考,不能一概而论,需结合考生的科目通过情况、职业规划及备考基础精准判断,其中两类考生的选择方向尤为明确:
对于有部分科目通过的考生,不仅 “有必要考”,更是 “必须考”。中级会计成绩实行“2 年滚动管理” 规则,比如 2025 年通过《中级会计实务》,2026 年若放弃剩余两科,2025 年的成绩将在 2027 年失效,此前投入的学习时间、精力(如背诵的分录、计算的公式)都会白费,相当于推倒重来。若因放弃导致成绩作废,不仅会错失 “衔接已有基础、快速拿证” 的机会,还会落后于同期备考的竞争者,对职业晋升造成直接影响,因此这类考生必须抓住下一年的考试机会,保住已过科目成果。
对于全科目未通过的考生,更建议结合自身需求选择,但多数情况下“值得考”。若未来想深耕财务领域,无论是在企业做账务管理、成本控制,还是进入事业单位、国企担任财务岗,中级证书都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筹码 —— 尤其在简历筛选阶段,持有中级证书能快速与 “基础会计” 群体拉开差距,增加面试机会。从备考角度看,全科目未通过多因 “时间不足” 或 “方法不当”:比如 2025 年仅花 1 个月突击复习,或只听网课不做题导致知识不扎实。若能调整策略,比如提前 4-6 个月启动备考,每天保证 2 小时有效学习时间,采用 “听课 + 做题 + 错题复盘” 的闭环方法,2026 年通过 2-3 科的概率会大幅提升。
二、备考中级会计的同时还想考注会可以吗?
备考中级会计时同时考注会是可行的,关键在于利用科目关联性、合理规划。中级的《中级会计实务》《财务管理》《经济法》,与注会的《会计》《财务成本管理》《经济法》知识点重合度高,可实现 “一备多考”,减少重复学习。
但需注意优先级:若以拿中级证为首要目标,需将70%精力放在中级上,确保其通关(尤其有部分科目已过的考生,避免成绩失效);注会可选择 1-2 科与中级重合科目报考,如中级备考《经济法》时,同步学注会《经济法》,每天额外花 1-1.5 小时即可。
避免贪多求全,若中级备考 3 科,注会最多加 2 科,否则易分散精力。通过两者协同,既能先拿下中级提升职场竞争力,又能为注会打下基础,性价比更高。
说明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以上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等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。
推荐阅读:
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